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华飞
中新社长春7月9日电题: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上演“双城记” 欲破“资源诅咒”
作者 郭佳 顾超
31岁的田海春大学毕业后来到吉林辽源创业,如今在东北袜业园内已有100多台机器,年营业额达700多万元人民币。他公司的产品主打年轻和时尚,每天走进充满现代气息的办公大楼,敲敲键盘,就可行销中国各地。
田海春所在的城市辽源,和他8年前刚毕业时已截然不同。20世纪初,辽源地区发现煤田,一座因煤而立的城市从此便搭载煤炭经济快车一路向前奔驰,直到20世纪90年代煤炭资源枯竭,污染、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辽源的发展陷入了停滞。
在中国,和辽源有着类似发展历程的城市不在少数,它们或因煤而兴,或依林而建。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为中国能源资源供应、建立国家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官方数据显示,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其中近70个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经济、民生、生态等面临巨大挑战。
经济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资源诅咒”,即丰富的资源所带来的财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动力萎缩,其他部门失去竞争力。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挖掘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官方正试图破解这一“魔咒”。2013年,中国发布了首个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时至今日,辽源这个东北著名的“煤城”,正逐步摆脱“黑色束缚”,变身“袜业名城”,地区生产总值较转型之初增长近6倍,煤炭产业产值占比已不足1%,上演了城市转型的“双城记”。
田海春所在的东北袜业园棉袜生产规模位居中国第一,近年来通过与高校合作,更是吸引千余名大学生在此就业和创业。变化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多年前,辽源纺织袜业的使命还仅仅是解决煤矿家属的就业问题。
在此基础上,辽源开始寻求由一业独大向多业支撑的格局转变。
“未来,辽源将坚持园区化、专业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加快建设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新能源等一批百亿级产业基地。”辽源市委书记吴兰说。
这样的“双城记”也在中国其他地区上演着。
曾是中国最大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的辽宁盘锦,1996年以后随着资源衰退,油气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当地经济受到重创。
资源不再“可靠”,转型的出路在于寻找替代产业。为打破“以油为大”的格局,盘锦开始向海洋进军,成为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通道。到2015年,盘锦的海洋工程与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等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已达70%以上,昔日“油城”摇身变为“海港城”。
曾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的河南焦作,面临资源枯竭后转以旅游为支柱产业,以太极文化为核心,转身变成“旅游文化名城”。
前不久,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资源型城市进入了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今年1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出台新政引导资源型城市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4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吉林中部、山西长治等12个城市(经济区)被纳入示范区范围。
中国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中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较多,转型进度差异较大。示范区就像学校的“实验班”“特色班”一样,可为全国探索新的路径模式。(完)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华飞
2017年6月19日0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这是一颗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我国首颗国产直播卫星,如果成功入轨,也将成为我国首次覆盖南海海域的国产直播卫星。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飞控试验队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密切配...[详细]
“月宫一号”实验舱内各种作物生长良好,它们将为舱内成员提供食物和氧气。“月宫一号”实验团队利用此次“月宫365”大科学实验,将要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推动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是完成世界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国领航的重要契机。[详细]
“大家看好了,我现在可要把这盆面吃下去了。” 一个梳着团子头、瘦瘦小小的姑娘对观看直播的观众如是说,而她所说的“这盆面”是足有洗脸盆那么大的满满一盆热汤面,几分钟后这盆面被吃得连汤都不剩,擦擦嘴姑娘还笑靥如花地和大家说只吃了半饱。[详细]
7月6日下午,身为重庆荣昌火车站值班员的徐前凯正在进行货运车进站调度,突然,铁道上蹿出来一名老太,可能处于惊吓等原因,愣在了铁轨中间。徐前凯下意识跳下火车,来不及站稳,一个箭步冲上前,想将老人拽离轨道,但没有成功。[详细]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新任女性家庭部长官郑铉栢10日访问位于京畿道广州市的慰安妇养老院“分享之家”。郑铉栢称,韩政府将在首尔市区建日本军慰安妇博物馆。[详细]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6日报道,马来西亚柔佛州首府柔佛巴鲁的男子丹尼士·霍和家人在徒步旅行途中发现了一条看似蛇的锤头状蠕虫,他们拍下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但是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的时候,它会吃掉自己:消化自己的组织——甚至自己的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