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专家详解刑诉法大修:公检法均反对沉默权入法

2011-09-19 13:55:00     作者: 王丽娜    来源: 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沉默权 陈光中 刑诉法 入法 大修 公检法 侦查手段 等 拘传 米兰达警告
[提要] 素有“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再次大修,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著名法学家陈光中详解刑讼法大修争议焦点

  公检法全不赞成沉默权入法

  ■对话人物

  陈光中浙江永嘉人,生于1930年4月,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奠基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深度参与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大修,全程参与论证此次刑事诉讼法修订。

  素有“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再次大修,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半个多月以来,各界纷纷以召开研讨会、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等形式为修法建言献策。围绕沉默权入法、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近亲属可拒作证、秘密拘捕和特殊侦查手段的讨论更是热度不减。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著名法学家、全程参与论证刑事诉讼法修订的陈光中教授。

  两次修法形势大不同

  京华时报:刑事诉讼法修订案草案公之于众后,各方热议不断,这样一部程序法,怎么会引起这么大范围的讨论?

  陈光中:刑诉法好像是用来打击犯罪的,涉及的人很少,实际上涉及面很广,说不定哪天落到自己头上,因此大家关注很自然。1996年刑诉法第一次修改,很多问题改动也很大,但当时反响没有现在这么热烈,仅限于在实务部门和有关的学者范围内征求意见,那时候在立法的民主公开上不如现在。过去只有宪法是全民讨论,也不在网上公布,客观形势不一样。另外,在实践中,一些冤案、错案、大家平时关注的案例,同刑诉法的规定挂上钩了。

  京华时报:个人权利意识的提高是不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陈光中:对,这是不得不正视的。15年前和15年后相比,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权意识的提高。刑诉法恰恰同保障人权关系非常直接,打击犯罪的同时,怎么保障人权?人权意识的提高,导致对刑诉法的关注度很高,这本身也是社会的进步。

  沉默权入法暂不现实

  京华时报:在美国大片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执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宣读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国际上对沉默权一般如何规定?

  陈光中:在国际上,对沉默权也有争议,主要分两派,大多数国家和美国一样搞绝对沉默权,另一派如英国等,搞相对沉默权。美国的沉默权也不是没有争议,理论界、司法界也有争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保留了沉默权,他们认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同沉默权联系在一起。但前些年英国认识到沉默权不利于打击犯罪,就做了改变,规定了4种情况嫌疑人不能保持沉默。这说明对沉默权本身没有充分肯定,这也是国内没有规定沉默权的一个因素。

  京华时报:沉默权这次没能入法,在意料中吗?

  陈光中:在意料之中。参加会议的学者,包括律师,几乎没有人要求提沉默权。目前不规定,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条件不成熟。

  京华时报:什么条件不成熟?

  陈光中:实务部门都反对,认为规定沉默权不太符合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这在理念上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口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证据的种类,而且还是重要的证据,实务部门对口供有一定的依赖性,认为规定沉默权不利于查明事实真相。

  京华时报:阻力是不是主要来自侦查部门?

  陈光中:据我所知,所有的实务部门差不多都不赞成沉默权。公检法全都不赞成。理论部门大部分赞成沉默权,也有不赞成的。

  如实供述条款应删除

  京华时报:有观点认为,不得自证其罪的条款是相关部门的妥协,在向沉默权靠近?

  陈光中:我认为这谈不上妥协,只要还保留如实供述的条款,在实质上就没有改变。沉默权不写进去可以理解,但我坚持认为如实供述要删掉。

  京华时报:不得自证其罪和如实供述矛盾吗?

  陈光中:我不赞成现在草案的写法,这样的规定看起来有点滑稽。当然实务部门可以解释为不矛盾,只是说应当如实回答,你不如实回答我也没有强迫你要如何。但实际上,应如实回答,就是在法律上有这个义务,不如实回答会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我们通常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如实回答就属于抗拒。尽管现在刑法上没有这么规定,但实际上对量刑会有一定影响,可能带来的就是从重处理。

  京华时报:怎么解决这个冲突?

  陈光中:我认为应当删掉如实供述。但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规定,即告知他如实回答可从宽处理。就是说我鼓励你如实回答,而不是规定你有这个义务。

  京华时报:如果两个条款并行,会带来什么后果?

  陈光中:这个规定不删去,又不规定沉默权,不得自证其罪在某种意义上就会变成口号性质的东西。

  秘密拘捕应限定时间

  京华时报:修正案草案第84条(拘留后,应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目前引起了很大争议?

  陈光中:原来的规定是有碍侦查的都不通知,任何案件都可以因此不通知。因此,很多学者提出这个要修改。现在的第84条,改成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等例外,缩小了案件范围,首先这是进步和对侦查部门的约束。

  京华时报:有人担心两种例外和“等”字会变成一个口袋,什么都往里装,导致秘密拘捕泛滥。

  陈光中:把两种例外删掉,我觉得不太现实,我支持有这个限定。外国也未必每个案件都通知。像英国就明文规定,恐怖犯罪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不通知家属。打击恐怖犯罪在全世界来说程序正义都是打折扣的,包括美国在内,没有一个国家的反恐程序和普通案件的程序是完全一样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等”字。多一个“等”字,就容易给实务部门留下口子,我的观点是这个“等”字要去掉。

  京华时报:那是不是还应对这个条款加以限制?

  陈光中:对,这是该条款的另一个缺陷。即便是暂时不通知,也应该限定时间,否则整个侦查阶段都不通知吗?严重的复杂案件,可以再延长半年之久,那半年之久都不通知,人就失踪了,这不合适。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王晓亮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